“金沙国际网址地壳深部探测专委会换届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金沙国际网址的一个下设分会,是由我国从事地震地下流体观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是发展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金沙国际网址的组成部分,接受金沙国际网址的领导,遵守金沙国际网址章程,并在金沙国际网址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学术工作。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团结广大地震地下流体科技工作者,大力开
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金沙国际网址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于6月4日上午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C501会议室隆重举行。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国兴教授主持会议,金沙国际网址秘书长李小军研究员、南京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海教授、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凌道盛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唐朝生教授等嘉宾及来自全国33个高校、科研机构的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主任委员陈国兴教授宣读专委会文件,宣布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并挂靠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主任委员凌道盛教授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
2016年11月30日-12月1日,金沙国际网址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2016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地震系统39家单位的45名会议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分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工作汇报、第九届专业委员会换届和成立情况说明、大会报告、会议代表研讨、会议总结五部分。会议首先由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崔秋文致辞,代表第八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向大会汇报了四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向第八届专业委员会委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通报了第九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情况,宣读了第九届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和秘书的推荐名单,提交大会审议表决,会议代表一
近40年来遥感科学技术在中国地震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空间立体观测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天基平台——电磁试验卫星按照进度将于2017年8月发射入轨,电磁监测02卫星已获得批准立项,重力场卫星也已开始进行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值此中国地震卫星即将发射之际,为加强国产卫星遥感科研成果的报道,系统介绍“中国首颗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及“遥感地震应用”成果的特点,及时宣传40年来遥感科学技术在地震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推进遥感地震应用学科的快速发展,金沙国际网址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拟与《遥感学报》共同策划组织出版“中国首颗
2017年6月8日至6月9日,“强震数据分析与处理”培训班在哈尔滨顺利召开,培训班由金沙国际网址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金沙国际网址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温瑞智研究员邀请日本建筑研究所鹿岛俊英研究员为主讲。培训内容包括:日本强震动观测发展与现状、强震动数据处理与分析、日本设计地震动以及结构强震台阵观测技术等有关专业知识。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等13个相关单位的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培训,大家了解了强震动记录质量评价、数据处理技术、结构动力反应等方面的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日本311地震高层建
2017年8月29日,由黑龙江省科协主办,省地震学会、省气象学会、省天文学会承办的第二届《碰撞与融合---从气象、地震、天文、海洋视角看气候变化》学术沙龙在哈尔滨成功举办。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齐齐哈尔气象局等各领域共1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此次学术沙龙中,各领域专家自由发言提出学科研究观点,热烈辩论积极求证,从不同学科视角聚焦地震灾害与气候变化,通过跨界科学智慧的碰撞,探索地学学科联系与融合途径。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面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精神,7月13日,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特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刘文义研究员作了题为《实施“轻足迹”战略,深化地震科技改革》的专题报告。局机关、事业单位60余人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监测预报处处长薛振岳主持。刘文义研究员结合地震系统科技体制改革、业务体制改革等工作实际,提出实施“轻足迹”管理战略,对科技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报告介绍了“轻足迹”管理的概念、核心、特征及模式等内容。就全光纤多参量地震观测设备、宽频带应变仪与应变地震学、旋转地震仪与旋转地震学、会思考的仪器的四类研发的新型传感器的原理、特点、性能、应
5月24日,山西省地震学会特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刘耀炜研究员到山西省地震局作了题为“地下流体地震监测预报技术与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局长郭星全、副局长郭跃宏、局机关有关部门及局属事业有关单位54人参加了报告会。各市地震局、各专业地震台也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省地震学会秘书长薛振岳主持。刘耀炜研究员介绍了国内外地震预报的现状及流体学科在地震预报中发挥的作用。系统总结了地震流体动力学国内发展趋势和地下流体观测和分析方法。利用大量的实例阐述了构造地球化学观测和断裂带高精度氢观测的新技术应用。报告展望了地震监测预报技术20年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今后要加强观测技术创新、提高预测预报科
2017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当日上午四川省地震学会的领导和会员一行三十余人来到街头,参加四川省地震局联合多家省级机关单位和社区组织的主题为“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的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布置了大型主题背景板、防震减灾知识展板,播放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片,展示了音频生命探测仪、破拆装备和救援车辆等数十件应急救援装置和设备,地震搜救犬还在活动现场与市民进行了趣味互动。 活动期间,向市民免费发放了约2万份科普宣传拉页和读本,包括《室内避震九要九不要》《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地震发生前我们应当知晓的事》等,这些科普资料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
机构名称 | 主任委员 |
地震学专业委员会 | 周仕勇 |
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 徐锡伟 |
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 | 张晓东 |
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 | 孙柏涛 |
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 薛兵 |
地壳深部探测专业委员会 | 王夫运 |
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 | 李辉 |
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 | 马胜利 |
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 | 王 健 |
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 | 崔秋文 |
地震科技管理专业委员会 | 吴荣辉 |
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 温增平 |
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 | 刘耀炜 |
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 | 薄景山 |
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 张学民 |
国际交流委员会 | 丁志峰 |
编辑委员会 | 谭先锋 |
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 | 王宝善 |
普及工作委员会 | 王英 |
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 | 申旭辉 |
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 李小军 |
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 | 刘 静 |
地方工作委员会 | 高孟潭 |
地震应急专业委员会 | 杨建思 |
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 陈国兴 |
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 | 谢富仁 |
工程隔震与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 | 崔杰 |
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 杜修力 |
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 | 吕西林 |
近岸与离岸工程灾害环境防护专业委员会 | 董国海 |
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 单新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