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金沙国际网址!
搜索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729352
电子信箱:zgdzxh@sina.com
网址:

您的位置:表彰奖励 » 表彰奖励动态» 详细信息

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先进事迹-李杰

个人简介:李杰,男,博士,新疆乌鲁木齐人,正高级工程师,2012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壳形变野外观测与地震预报分析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现任新疆地震局地球物理观测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形变分析预报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新疆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新疆地震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地震局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新疆大学硕士生导师;新疆大学校外导师;自治区青联第八、九届委员,任科技与技能界别副主任委员;现为新疆地震局天山地震大地测量创新团队负责人。

一、举民族团结旗帜,筑防震减灾之基

作为中心主要负责人,他深知民族团结在家乡的重要性。筑牢民族团结基础,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之间的交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他的首要工作。中心现有职工45人,少数民族占比近30%。每年新入职的年轻同志在中心的第一课,一定是由他来讲述的民族团结。李杰同志经常说“在这个集体,我们就是一家人,野外工作就是在一口锅里吃饭、在一个帐篷里睡觉,我们的团结不是在办公室里体现的,是在天山南北、戈壁大漠中结成的,是生死之交、莫逆之交”。在他的带领下,面对急难险重的地震监测工作,同志们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甘于牺牲,成为爱国爱疆,热爱地震事业的践行者和民族团结的拥护者。2014年、2019年,在他的领导下,该集体连续两次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光荣称号。

李杰--4.jpg

图1 开展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6.6级地震形变GNSS应急观测(左)

二、重表率示范作用,成防震减灾之事

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承担各种艰苦、危险的野外工作,以自己的言行带领这个集体不断前进。2010、2011年,他两次参加中国地震局组织的昆仑山于田7级地震科考活动。第二次科考中,在海拔5400米的作业区不慎引发肺水肿,他不顾生命危险始终坚持带病工作直到被同事发现强行送下昆仑山进行抢救,忘我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队员们的尊敬。2014年,李杰同志带队前往南天山地区开展流动GNSS观测工作。工作期间,恰逢南疆地区发生7.28莎车暴恐事件,维稳形势严峻复杂。李杰同志不畏艰险,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野外人员、仪器、车辆的安全。各族职工齐心协力,共同进退,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任务。2020年10月,他精心组织中心精干力量前往青藏高原开展GNSS流动观测,克服了高寒缺氧,暴雪冰雹,车胎爆裂、紧急救护等困难,圆满完成了科学观测任务。

李杰--2.JPG

图2 2017年8月9日精河6.6地震现场灾损调查

三、行科研探索之路,攀防震减灾之峰

近年,李杰同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近10项;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10余篇;获得省部级、厅局级奖励10项。2018年获自治区“天山青年”优青人才资助,2019年获得中国地震局第一批“骨干人才”称号。获中国地震局“地震英才”计划资助,2019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学一年。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新疆地区现今地壳变形有如下新的认识与贡献:

1.关键部位加密布网,有效提高了区域地壳形变分析的分辨率

针对西南天山原有GPS站点分布过于稀疏的缺点,他在该地区加密近160个GPS测点,目前在研究区域内已有近300个GPS点的多期观测,点间距由原来的平均80km提高到10~20km,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夯实了数据基础。

2.第一张高分辨率西南天山现今地壳运动图像与应变率场分布图

获得第一张最为精细的天山及邻区相对于稳定的欧亚大陆的GPS现今地壳运动震间速度分布运动图像,同时发现天山两侧大型断层的活动控制了天山强震复发,而不是原来的由天山内部多条的滑动缓慢的断裂速率累计构成的认识。密集点位形成的动态应变率场分布对这一区域的地震监测起到了重要作用。

3.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奠定国际地震大地测量合作基础

依托新疆自治区“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项目”资助,创新地与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签订合作协议,首次前往境外开展中亚天山地区GPS流动观测。境外数据纳入新疆形变资料库,极大地丰富了境外天山地区成果的补充,为“一带一路”地震大地测量在中亚地区的探索性工作奠定了基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从事防震减灾工作20年多里,李杰同志始终全心全意扑在天山南北的防震减灾事业之中,用言行和心血努力交出一幅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李杰--5.jpg

图3 与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讨论